• 1949年漳州解放时的马坪街---
     老百姓们举着横幅和旗帜,“解放了!”“胜利了!”他们敲锣打鼓,欢呼声不绝于耳,漳州城一片欢腾。图为1949年漳州解放时的马坪街。
    00-00
  • 发展中的漳州老城区---
     漳州在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后,在行政体制改革上又实现了重大突破一一撤地改市,漳州这座千年古城从此掀开新的一页。图为发展中的漳州老城区,一栋栋高楼平地起。
    00-00
  • 蚵船乍到---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捕蚵船收工以后,集结在岸边修整,船户基本上都吃住在船上,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每户船只上都有基本的生活用品。
    00-00
  • 香港路(11)---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区南部。明清时期的主要商业街,商贸云集。图为香港路
    00-00
  • 中山桥桥墩特写(2012.7)---
     中山桥主要基础、桥墩、梁、桥面组成,基础为抛石木桩,桥墩大部采用古老的石基,除第10、11、11-1墩为80年代桩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图为中山桥桥墩特写
    00-00
  • 精致的镂雕斗拱---
     漳州比干庙,观其红瓦重檐歇山顶,粗大紧凑的梁架斗拱,上、下真昂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精致的镂雕木作,融早期南北派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代家族建筑。图为精致的镂雕斗拱
    00-00
  • 一栋西式建筑---
     行走在新行古街之中,一栋西式建筑在传统古厝中尤为显眼,精美独特的雕花,楼上的拱门、石柱,总会让人不经意间有种错觉,仿佛置身于西洋旧古堡之中。
    00-00
  • 第四辑46---
     漳州林氏宗祠,又称比干庙,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位于漳州芗城区振成巷内,由漳州各县林氏先人捐资共建,是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0-00
  • 第九辑02---
     上图是市委康书记在一级工程竣工典礼上作报告。下图是市委藉书记、张付书记同机关干部参与劳动。
    00-00
  • 第十三辑23---
     上图是安厚农场龙头作业组第五生产队先进集体,队长余发水(二排右二)。下图是平和安厚农场龙头作业区,青壮年在给市委慰问团付团长洪天目(右一)人绍拖拉机使用情况。
    00-00
  • 第十七辑46---
     老照片能够记录下历史事件、风俗文化、社会变迁等重要信息,上图是漳州下营古街,下图是漳州新华西路古街。
    00-00
  • 第二十二辑33---
     上图是纯美中学第十三组师生欢聚纪念,三十七年元月九日。下图是纯美旅行留影南普陀寺。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