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内瑞拉来访合影1---
     左一:香港商报福建办事处主任:叶子先生;左二:厦门东海学院董事:冯东红女士;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维尔弗莱多·加利萨雷斯先生;右一:中国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秘书长:马建纬女士;右二:漳州市木偶剧团副团长:岳建辉先生
    00-00
  • 南靖县城合影留念---
     1949年冬,原边纵第13、19、21、23团整编为福建军区警备六团,开展大规模的剿匪斗争,歼灭土匪7000多人。后驻守东山岛,部队番号改为边防80团。图为全体指战员整编时在南靖县城合影留念。
    00-00
  • 虾仔古巷---
     漳州市虾仔古巷是一条充满历史韵味、文化底蕴和经济活力的古巷。这里不仅保留了漳州人民独特的历史记忆,也展现了漳州市区独特的旅游魅力。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虾仔古巷将会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00-00
  •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延安南路街景---
     民国时这一路段先后被命名为定威路、三民路。建国后,老街有了新名字——延安路。上世纪五十年代,道路向北拓通有了延安北路,延安路同时改名延安南路。延安南路从新华西路口到台湾路路口旧称马坪街,往南街名断蛙池,穿过修文路、博爱道口,再经厦门路(陈公巷)直至澄观道。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延安南路街景。
    00-00
  • 邺山讲堂(蕉叶)---
     黄道周殉国后,邺山讲堂亦日趋荒废,今尚有摩崖石刻多处。此外尚有黄可润题刻的“得珠”、“冠峰”、“蕉叶”等处。图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和“蕉叶”石刻的合影。
    00-00
  • 电视进入船民家---
     到了80年代,船户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购买了电视,在自家渔船上就能看上电视了。瞧,收工后船户一家正在看电视。
    00-00
  • 香港路口(06)---
     香港路是唐宋至明清时期漳州的城市中轴线,逐渐成为市区南部的主要商业街。房子都是全砖木结构。图为香港路口
    00-00
  • 中山桥纪念碑亭(2012.7)---
     中山桥这是全中国第一座以国父孙中山命名的大桥,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山桥。图为中山桥纪念碑亭
    00-00
  • 从华南小学旧校门窥宗祠一角---
     现今漳州比干庙不仅只是漳州林氏宗祠,而是祖先留给漳州人民的宝贵财富,其价值意义更加深远。图为从华南小学旧校门窥宗祠一角
    00-00
  • 古城中心区内的新高楼---
     图片上是古城中心区的府视图,一眼看去都是屋顶。近处一些古建筑,远处都是一些高楼大厦,新楼和旧房相互交错着。图为古城中心区内的新高楼
    00-00
  • 第四辑47---
     老照片是过去时代的记录,通过它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历史事件。上图为塔口庵经幢,塔口庵在郡城北门内,建于元末明初。下图为漳州七星石井。
    00-00
  • 第九辑03---
     上图是市委藉书记,监委姚书记在劳动休息时亲切地和社员谈话。下图是赵市长亲临工地视察。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