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馆 豆摔---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农用工具。图为打豆子用的农具“豆摔”。
    00-00
  • 石刻“足迹”前 2017年元旦知青合影---
     这就是一代知青的风采,乐观,阳光,自然,是当时时代的真实写照 青春无悔的一代。图为石刻“足迹”前 2017年元旦知青合影
    00-00
  • 延安路中片003---
     延安路现称延安南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是旧漳州城的中心地段,它全长766米,宽8米。是旧漳州最宽的马路。图为延安路中片屋顶景观。
    00-00
  • 千军万马筑石堤---
     1960年“6·9”特大洪灾后,我市领导为保护全市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决定修建九龙江防洪堤,于是发出总动员令,发动全市各机关各工矿各组织抽调大批人员轮批到芗城九龙江两岸,动用各种可用工具,参加筑建工程浩大的防洪堤。图为千军万马筑石堤的场景
    00-00
  • 所向无前坊南面上的洋人形象1---
     这个洋人头戴礼帽手托物品在与一位白胡子老汉的汉装人物谈话的情景,图为所向无前坊南面上的洋人形象
    00-00
  • “云洞”榜书,林达书,嘉靖五年(1526)刻,在山门道左巨石上---
     云洞岩历来以丰富的摩崖石刻景观著称于世,摩崖石刻赋予了云洞岩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各种各样的石刻。所有保存下来的,代表了智慧,也代表了不畏艰险的精神,那些摩崖石刻终将被热爱它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00-00
  • 漳州龙文塔旧影3---
     清雍正十年(1732年),知县刘良璧发动本地绅士林编捐款,建成成一座七层石塔,石塔峙立在龙溪学宫(即孔庙)前,世称为“龙文塔”。图为龙文塔旧影全景。
    00-00
  • 位于新华西路简大狮蒙难处俯瞰---
     简大狮蒙难处位于新华西路,原为南靖长教简氏侨馆,清末修建。简大狮,原名忠浩,台湾淡水人,祖籍南靖。从小习武,膂力过人。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后,简大狮组织义军抗日。1898年回漳州府城,为清政府设计诱捕,引渡押返台湾,被日据当局判处死刑。图为位于新华西路简大狮蒙难处俯瞰。
    00-00
  • 漳州老城区2---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00-00
  • 华安土楼房梁木制雕刻---
     华安土楼是闽南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68幢,华安土楼有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和齐云楼等土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图为华安土楼房梁木制雕刻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节前》---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节前》
    00-00
  • 华安土楼36---
     二宜楼分十二单元,共192开间。底层为卧室、客厅;第二、三层为卧室、仓库,第四层为各单元祖堂。图为二宜楼景观一角。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