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在犁田---
     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图为女知青在犁田
    00-00
  • 拆建中的漳州古城墙004---
     漳州古城墙始建于1371年,城墙外用石头垒成,内用黄泥夯筑。现在只有少部分墙体仍然完好,但是这些残存的却仍然是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图为正在拆建中的漳州古城墙和旁边破烂的民房。
    00-00
  • 戴宝珍家里珍藏的老照片记录了当时集体结婚的场景 (9)---
     向会堂门口走来一对对的青年男女,每一对都面带笑容,每人胸前都挂着一朵大红花,两边挤满了小孩,向他们新人献花祝福。场面甚是壮观。
    00-00
  • 云岳钟秀坊---
     云岳钟秀坊侧面照,坊南北坐向,石仿木结构,坊上石构件已坍塌,现仅存坊柱及夹杆石,残宽8.3米,四柱三间,图为云岳钟秀坊
    00-00
  • 明选贡漳州府儒学教授朱锡《石门》诗刻,在玄岩西面峭壁上---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明选贡漳州府朱锡在玄岩西面峭壁上诗刻。
    00-00
  • 龙海港尾许提督神道碑亭---
     龙海港尾许提督神道碑亭位于龙海市港尾镇亭仔岭下,为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雍正年间为许良彬建。亭为四方石松歇山顶,亭高4.5米,宽2.86米。亭上横额有“钦赐祭葬”题刻,亭中竖一高3.03米、宽1.46米的石碑方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为“太子少保光禄大夫提督福建全省水师等地方军务统辖台澎水陆官兵纪录二次赐谥壮毅文斋许先生暨元配累封一品夫人恭懿李太君神道”。
    00-00
  • 香港路双门顶路段,摄于1998年---
     香港路,东至龙眼营,西至青年路,南至厦门路,北至台湾路,悲面积7.2公顷,总长450米,是漳州府域的中轴线。香港路的石牌坊也是当地地标之一。图为香港路双门顶路段。
    00-00
  • 郑子瑜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演讲---
     郑子瑜教授的学术是多方面的,有“传奇学者”之誉称,郑子瑜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现代文学家。1981年,郑子瑜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演讲时摄,讲题为《古汉语的修辞》。
    00-00
  • 中山公园鸟瞰图---
     中山公园原来就是一府衙,后来民国龙溪县的县政府也搬到中山公园进行短暂的办过公,后来改为漳州第一公园。图为中山公园鸟瞰图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钓鱼》---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钓鱼》
    00-00
  • 漳州木版年画32---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最为兴盛,它构图大方,造型夸张,在粗犷简洁中兼具纤巧细腻的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漳州木版年画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92---
     《秦汉英杰》是动漫产业界第一次以偶形动画形式制作的历史大片,为未成年人教育打造了一部经典读史影视剧。图为剧组在拍摄秦朝士兵骑马的剧情场景。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