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农家乐》---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农家乐》
    00-00
  • 漳州木版年画33---
     漳州木版年画,是一种在木质平板上镌刻画稿,后以短版法套印于纸上的民间版画艺术,主要流传于漳州的芗城区和闽南、岭南一带。图为木版年画的模板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93---
     《秦汉英杰》是动漫产业界第一次以偶形动画形式制作的历史大片,为未成年人教育打造了一部经典读史影视剧。图为剧组在拍摄秦朝士兵骑马的剧情场景。
    00-00
  • 漳州布袋木偶戏剧照相关050---
     漳州布袋木偶戏表演细腻、栩栩如生,能够体现真人戏剧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近代闽南布袋戏以漳州最具代表性。。
    00-00
  • 赵美心颁发荣誉市民证书---
     漳州市木偶剧团受到国外观众、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高度评价。图为1999年漳州木偶剧团剧组人员与美国洛杉机蒙特雷花园市市长赵美心合影并颁发荣誉市民证书。
    00-00
  • 木偶形象 编号:D22---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为“掌中戏”,这是因为布袋木偶在表演时要用手掌来做木偶的躯干、其他部位也要靠手来操纵。图为木偶剧团里的木偶形像
    00-00
  • 木偶剧《秦汉英杰》相关62---
     《秦汉英杰》的创作、表演,主要是运用偶形艺术创新手法,并结合了动漫和多媒体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电视剧看中并决定采用“中国一绝”的漳州布袋木偶的艺术资源,也就是讲,所有的偶形制作和木偶表演,将由漳州木偶剧团负责。
    00-00
  • 杨得志题词---
     一九九二年一月,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杨得志纪念红军攻克漳州六十周年题词“红军攻克漳州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光辉胜利”
    00-00
  • 谷文昌先生---
     谷文昌是河南省林县人,1944年入党,1949年南下,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从此,他与东山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岛后,他曾任城关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1952年任县长、1955年任县委书记,1964年调离东山后,历任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林业局长、龙溪地区农办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1981年1月30日在漳州病逝。
    00-00
  • 民俗馆 礼品箱---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生活器具。图为“礼品箱”,一般用于装聘礼的箱子。
    00-00
  • 中山桥(西南面)---
     中山桥主要基础、桥墩、梁、桥面组成,基础为抛石木桩,桥墩大部采用古老的石基,除第10、11、11-1墩为80年代桩柱式钢筋混凝土桥墩。图为中山桥(西南面)
    00-00
  • 台湾路石碑坊残迹(1)---
     这座石碑坊残迹遗留在台湾路,可以看出原本的牌坊应该很大的,现在就剩两根石柱支撑着,顶部还有一个屋顶,下面又有两根石条横插中间,图为台湾路石碑坊残迹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