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州府衙旧迹10---
     中山公园历史悠久,虽曾在沧桑历史中遭到破坏,但今日仍保有一些宝贵的文物及景观,同时也有现代气息。园内有漳州府衙旧址、仰文楼、中山纪念亭、漳州解放纪念亭、华表、七星池、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文物景观。图为漳州府衙旧迹
    00-00
  • 漳州关帝庙抱鼓石2---
     漳州地区的关帝庙宇很多,而华佗庙却只有一座,甚至还是全省唯一、南方罕见的一座华佗庙。图为抱鼓石
    00-00
  • 二宜楼-壁画仕女---
     二宜楼为闽南土楼,二宜楼内保存完好的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壁画226幅、228幅彩绘,被誉为“中国南方壁画博物馆”。图为二宜楼的壁画仕女
    00-00
  • 在美彭的上海知青---
     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图为摄于1972年4月在美彭的上海知青
    00-00
  • 拆建中的漳州古城墙005---
     漳州古城墙始建于1371年,城墙外用石头垒成,内用黄泥夯筑。现在只有少部分墙体仍然完好,但是这些残存的却仍然是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图为正在拆建中的漳州古城墙。
    00-00
  • 戴宝珍家里珍藏的老照片记录了当时集体结婚的场景 (10)---
     在一个会堂里,挂着“漳州市一九七八年首次新式婚礼大会”字样的横幅,主席台上坐了一排人,台下都是一对对的青年男女。
    00-00
  • 云岳钟秀坊2---
     位于漳州市漳浦旧镇山兜深水坑倒亭隙路中,坊南北坐向,石仿木结构,坊上石构件已坍塌,现仅存坊柱及夹杆石,残宽8.3米,四柱三间,图为云岳钟秀坊
    00-00
  • “洞口闲花无数开“诗刻,署”北门山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云洞“题刻旁---
     云洞岩在漳州市东面十公里之鹤鸣山,怪石参天,风景优美,摩崖题刻,满目琳琅是闽南首屈一指的游览胜地。历代名人,探幽选胜,写下不少赞颂奇景的诗篇,尚书陆完的“突兀万石攒,逶迤两溪抱,风挟云进凉,泉留月停皓。”生动地概括了云洞岩的全貌。
    00-00
  • 龙海石码中山亭---
     龙海石码中山亭位于龙海市石码镇中山公园内,为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亭坐南向北,平面呈正方形,两层,建筑风格为欧式,边长5米,通高20米,用12根钢筋水泥柱支撑。亭前30米处,有两根烛台状的水泥柱,上雕塑莲花瓣纹饰。
    00-00
  • 香港路双门顶石牌坊与骑楼,摄于1998年---
     香港路历史建筑保存较好,是漳州历史街区的精华部分。沿街“骑褛”店铺为前店后坊式,建筑风格乃西洋与闽南相混杂,招牌号都雕刻于骑楼上方。图为香港路双门顶石牌坊与骑楼。
    00-00
  • 郑子瑜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讲课前与所长郑德坤教授合摄---
     1981年10月9日,郑子瑜教授(右)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演讲,讲题《论史记修辞之偶疏》。讲前与所长郑德坤教授合摄(郑德坤为国际著名考古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教授)。
    00-00
  • 中山公园平面规划图---
     中山公园原来就是一府衙,后来民国龙溪县的县政府也搬到中山公园进行短暂的办过公,后来改为漳州第一公园。图为中山公园平面规划图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