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照古榕-诏安县金星乡田扑村国道边---
     位于诏安县金星乡田朴村皮肤院324线边、海拔12米处的这棵榕树,桑科榕属,拉丁学名Ficus microcarpa L. 。图为榕树
    00-00
  • 月港文庙---
     文庙位于豆巷社里,也在名校龙海二中里,或者说龙海二中围绕着文庙建起,文庙的出现比龙海二中要早大约四百年,图为月港文庙
    00-00
  • 大学甲蔡竹禅故居30---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宅落前有天院,后有花园,东厢东侧增建炮楼、平房等附属建筑。图为蔡竹禅故居建筑飞檐
    00-00
  • 漳州府衙旧迹11---
     中山公园历史悠久,虽曾在沧桑历史中遭到破坏,但今日仍保有一些宝贵的文物及景观,同时也有现代气息。园内有漳州府衙旧址、仰文楼、中山纪念亭、漳州解放纪念亭、华表、七星池、闽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文物景观。图为漳州府衙旧迹
    00-00
  • 漳州关帝庙石刻纹饰1---
     漳州地区的关帝庙宇很多,而华佗庙却只有一座,甚至还是全省唯一、南方罕见的一座华佗庙。图为石刻雕饰
    00-00
  • 二宜楼-壁画松鹤---
     二宜楼为闽南土楼,二宜楼内保存完好的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壁画226幅、228幅彩绘,被誉为“中国南方壁画博物馆”。图为二宜楼的壁画松鹤
    00-00
  • 番薯丰收---
     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图为番薯丰收
    00-00
  • 拆建中的漳州古城墙006---
     漳州古城墙始建于1371年,城墙外用石头垒成,内用黄泥夯筑。现在只有少部分墙体仍然完好,但是这些残存的却仍然是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图为正在拆建中的漳州古城墙。
    00-00
  • 戴宝珍家里珍藏的老照片记录了当时集体结婚的场景 (13)---
     在一个会堂里,挂着“漳州市一九七八年首次新式婚礼大会”字样的横幅,主席台上坐了一排人,台下都是一对对的青年男女。
    00-00
  • 纶章垂耀坊2---
     纶章垂耀坊也称科第开先坊,是一座明代石牌坊,位于东山古城内,横跨顶街老街,是为东山第一个进士唐文灿而建的,是一座恩荣坊。图为纶章垂耀坊
    00-00
  • 明岁贡林约礼诗刻,在玄岩南壁---
     诗歌题刻于石,唐代已经形成风气,诗人也非常重视刻石,这是诗歌保存与传播的需要。明岁贡林约礼在玄岩南壁诗刻,古代石刻,类型复杂,品种繁多,最为特别者当属摩崖石刻,因为将文字刻于摩崖,不仅刻之艰难,而且读之不易。但这些石刻,尤其是唐代诗刻,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与文物价值。
    00-00
  • 漳浦印石亭---
     漳浦印石亭位于漳浦县城东郊印石山上,为漳浦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山以巨石如印而得名。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县令傅希龙建木构亭于石上,称“遗爱亭”(后圮)。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