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连木--台投区龙田小学校内(1)---
     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龙田村龙田小学校内,树干扭曲,树皮暗褐色;幼枝灰棕色,具有细小皮孔;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侧脉和细脉两面突起;图为黄连木
    00-00
  • 《武术表演》府埕---
     府埕的武术表演,虽然下着雨,但是挡不住人们来观看武术表演,人们打着五颜六色的雨伞围了一个大圈,给武术表演增添了色彩。图为府埕《武术表演》
    00-00
  • 旧镇-海屋寺---
     海屋寺位于漳浦旧镇后街近海处,南临旧镇弯一孤岛上有一石室,由三块巨石群巨石组成。明洪武十七年邑人在三块巨石之间构筑海屋寺。图为漳浦旧镇海屋寺
    00-00
  • 黄典诚故居02---
     “布观音庵”是漳州市文物点,位于蜈蚣山路中段,庙门上挂着“布观音”的庙匾。庙不大,为一进式,中央为天井,但香火鼎盛。图为黄典诚署名的“布观音”庙匾
    00-00
  • 中山公园碑记3---
     国民革命军何应钦攻克漳州,废陈炯明碑文,另镌孙中山的《总理遗训》和何应钦的《漳州中山公园纪念亭记》。图为中山公园碑亭
    00-00
  • 佛潭后许轧内村-兵营(5)---
     轧内村古兵营是唐朝开漳圣王陈元光担任漳州刺史后,建立的四个行台之一。岁月流殇,依然可窥见它的磅礴气势,1300多年的历史,注定成为一段传奇。
    00-00
  • 民俗馆 饭篮1---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生活器具。图为竹子编制的“饭篮”,通常用于外出农耕,盛饭菜用的器具。
    00-00
  • 知青为社员计算工分---
     这就是一代知青的风采,乐观,阳光,自然,是当时时代的真实写照 青春无悔的一代。图为知青为社员计算工分
    00-00
  • 延安路中片005---
     延安路现称延安南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是旧漳州城的中心地段,它全长766米,宽8米。是旧漳州最宽的马路。图为延安路中片改造中。
    00-00
  • 运土板车排龙阵---
     1960年“6·9”特大洪灾后,我市领导为保护全市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决定修建九龙江防洪堤,于是发出总动员令,发动全市各机关各工矿各组织抽调大批人员轮批到芗城九龙江两岸,动用各种可用工具,参加筑建工程浩大的防洪堤。图为运土板车排成了一条条长龙队形
    00-00
  • 所向无前坊南面左间侧面上的洋人形象---
     这两个西洋人一个抬头向左上方看,一个抬头向右上方看,而且他的姿势即有点像是跳舞,又有点像是在练武。图为所向无前坊南面左间侧面上的洋人形象
    00-00
  • “万玉”摩崖石刻---
     通过两个字的题刻就看出其景物的特点,可谓是见证了诗人用字的精妙,以其代表性成为今天游客争相留影的首选。而突兀迎面而来的“有容乃大”等题刻,似简单明了存在我们身边的自然之道,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在不经意中瞥见它而蓦然醒悟。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