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孙专阃”残匾---
     原牌匾正背两面分别镌书“父子承恩”、“祖孙专阃”,可惜仅存半块掉落在牌坊边上,图为“祖孙专阃”残匾
    00-00
  • 明进士漳州府同知龙遂诗刻,在振衣所对面---
     本府推官陈信署县重修,同知龙遂为之记。嘉靖季,有饶寇之变。四十四年,知县林挺春撤旧甏垛,移筑于大帽山之麓,离旧城里许,垣周五百四十丈,在振衣所对面明朝进士开始进行诗刻。
    00-00
  • 龙海颜厝白云书院朱熹撰写的联句---
     白云书院建成后,朱熹在匾额上亲手题书“与造物游”四字,及门联一对,联云:“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00-00
  • 从青年路中段楼房俯瞰---
     可以看见学生正在课后嬉戏,旁边的老式建筑和小区,向西可见比干庙、华南小学校舍和法式别墅。图为从青年路中段楼房俯瞰。
    00-00
  • 郑子瑜在上海华东师大讲演《编写中国修辞学史稿的体会》摄影---
     1985年6月,郑子瑜在上海华东师大讲演《编写中国修辞学史稿的体会》时摄(第一张)。
    00-00
  • 中山公园东大门设计---
     中山公园原来就是一府衙,后来民国龙溪县的县政府也搬到中山公园进行短暂的办过公,后来改为漳州第一公园。图为中山公园东大门设计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掘芋头》---
     龙海民间绘画是从建国后的黑板报、宣传栏、壁画活动中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的农民绘画队伍。1989年《掘芋头》被收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萃》一书。
    00-00
  • 漳州木版年画31---
     漳州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在明清两代最为兴盛,它构图大方,造型夸张,在粗犷简洁中兼具纤巧细腻的艺术特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漳州木版年画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91---
     《秦汉英杰》是动漫产业界第一次以偶形动画形式制作的历史大片,为未成年人教育打造了一部经典读史影视剧。图为剧组在室外拍摄的剧情场景。
    00-00
  • 漳州布袋木偶戏剧照相关048---
     漳州布袋木偶戏表演细腻、栩栩如生,能够体现真人戏剧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近代闽南布袋戏以漳州最具代表性。。
    00-00
  • 木偶戏台侧面---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表演细腻、栩栩如生,是具有高超技艺、精美造型和独特风格的优秀传统剧种。图为木偶戏台侧面。
    00-00
  • 木偶形象 编号:D20---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为“掌中戏”,这是因为布袋木偶在表演时要用手掌来做木偶的躯干、其他部位也要靠手来操纵。图为木偶剧团里的木偶形像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