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馆 揉捻机---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农用工具。图为工作人员操作揉捻机。茶叶初制机械之一,用于茶叶初制中的揉捻作业。它主要设有一莲花座,一传动组,及一卷布杆。
    00-00
  • 延安南路骑楼---
     建筑具备骑楼的典型形态,二层及以上建筑,底层架空走廊。走廊外侧有立柱支撑,限定了骑楼的典型特征。图为延安南路骑楼
    00-00
  • 孔庙石柱---
     大成殿建筑结构特殊,梁架承袭旧制,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古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并融入北方建筑风格。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图为孔庙石柱
    00-00
  • 新行街番仔楼南立面(新行街)---
     位于芗城老街区(新行街5号),建于廿世纪二十年代,创建人是旅居南洋苏门答腊的华侨陈顺筹先生。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楼四周环绕近400平方米的花圃。图为新行街番仔楼南立面
    00-00
  • 转移灾民---
     漳州城乡一片汪洋。新桥、旧桥被冲断,公路被毁,民房倒塌,其中有21条街道的居民楼的二楼让洪水漫上,漳州城区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最深处有5米。图为转移灾民
    00-00
  • 府埕古韵不再(成了老年活动场所)---
     “府埕”是原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府埕长约50米,宽20多米,是当时漳州府里最宽敞的路。图为府埕古韵不再(成了老年活动场所)
    00-00
  • 第三辑19---
     上图为漳州市华南街青年少组欢送参加军干校的同志在梅冈亭的迴廊合影留念。下图为让我们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一起进步,在一起提高。
    00-00
  • 第八辑10---
     上图为团一中总支第八分支全体团员1955 元旦合影;下图为一九五四年秋漳州一中少年植物园前合影。
    00-00
  • 第十二辑11---
     忠于毛主席就是最高理想,忠于毛主席就是最大幸福,忠于毛主席就是胜利。毛主席啊,龙溪二百四十万英雄儿女永远忠于您。
    00-00
  • 第十六辑28---
     上图为李锡铭题词《漳铝公司纪念册》。下图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耿飚贺信。
    00-00
  • 第二十一辑11---
     上图是1950年8月,马兴元出席漳州地委干校第二届学员开学典礼。下图是1950年9月,中共龙溪地委主要领导人合影 (左起: 组织部长马兴元、书记卢叨宣传部长罗晶、社会部长雷绍典、专员丁乃光)。
    00-00
  • 第二十五辑18---
     上图位于龙海市江东桥西侧沿江北上约2公里处邺山讲堂遗址的蓬莱峡石上。下图位于诏安县梅岭镇果老山上,系明万历已丑年(1589)年蒋基题刻。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