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文石室岩经幢佛咒二---
     龙文瑞竹岩舍利塔位于龙文区瑞竹岩上,传说为开山僧所建。龙文石室岩经幢塔身一面烫金浮雕刻“南无妙色身如来”等佛咒特写。
    00-00
  • 位于新华东路管厝巷许地山故居俯瞰摄于1998年---
     许地山故居位于现徐闻县署前街的许地山故居建于清代,为砖木结构住房,门前有小院。掩映在众多民居中的许地山故居虽然不是十分醒目,而且带有庭院的清式古屋有些破旧,但还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图为位于新华东路管厝巷许地山故居俯瞰。
    00-00
  • 台湾路府口街6---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图为漳州台湾路府口街
    00-00
  • 土楼里面的居民---
     福建土楼始于宋元时期,因为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所以又叫客家土楼。图为土楼里面的居民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黄麻收皮》---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黄麻收皮》
    00-00
  • 漳州拓片及其它5---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图为待拓的碑或版。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52---
     该剧再现了2000多年前秦末汉初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场分裂与统一的大决战。图为剧组拍摄《秦汉英杰》攻城剧情场景。
    00-00
  • 领导握手---
     2006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剧组人员和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领导握手。
    00-00
  • 木偶手绣服装40---
     漳州传统的布袋木偶服饰,构成了漳州木偶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继承了“漳绣”的优良传统,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而成,既是华丽的戏服,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00-00
  • 委内瑞拉来访 004---
     漳州市木偶剧团屡次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荣获大奖。出访亚、欧、美、澳四大洲40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演出。图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维尔弗莱多·加利萨雷斯先生来访交流。
    00-00
  • 东山战斗纪念碑---
     东山战斗烈士陵园是漳州市唯一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始建于1953年10月,是为纪念在1953年7月东山保卫战中牺牲的英雄烈士而兴建。图为东山战斗纪念碑巍然矗立。
    00-00
  • 菜市路与新华东路交叉路口---
     老街新华东路和菜市路上,一直都有杂货店、肉摊、点心店等。长三四百米,宽只有四五米,两条路交会成一个十字路口。图为菜市路与新华东路交叉路口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