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丝不苟打实土堤---
     1960年“6·9”特大洪灾后,我市领导为保护全市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决定修建九龙江防洪堤,于是发出总动员令,发动全市各机关各工矿各组织抽调大批人员轮批到芗城九龙江两岸,动用各种可用工具,参加筑建工程浩大的防洪堤。
    00-00
  • 所向无前坊上的“御书”竖匾---
     楼顶檐下正中嵌置一块镂空透雕一龙衔顶、双龙盘边,祥云托底的竖匾,匾额上镌刻“御书”二字。图为所向无前坊上的“御书”竖匾.
    00-00
  • “万玉”题刻,监察御史张鹏书,在万玉峰绝壁上,嘉靖二年(1523)刻---
     明刻之盛,确是述不胜述,再说漳州郡守蜀人张鹏题的“万玉”、“寒泉”,罗浮韩擢题的“第一峰”、“铁桥初度”,龙溪令吉人刘天绶题“高山仰止”,高古、丰润,各擅其胜。学使邵锐的遒丽,按察谢汝仪的古劲,乡贤林魁的奇崛……看是目不暇给,美不胜收。
    00-00
  • 龙文石室岩经幢“保国佑民”铭文---
     龙文瑞竹岩舍利塔位于龙文区瑞竹岩上,传说为开山僧所建。龙文石室岩经幢塔身一面烫金浮雕刻“南无宝髻如来,保国佑民”铭文特写。
    00-00
  • 今日新华东路岳口俯瞰,摄于上世纪90年代---
     漳州城东门以东有一条古街,俗称东门大街。东门大街明代已经存在,民国时曾用名陆安东路中山东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改名新华东路。街道由西向东、逶迤折向东北全长近2公里,依次俗称东门街、表忠街、元魁庙、接官亭、巷口、教子桥、官园巷口、东郭宫、观音亭顶、岳口、岳顶、市尾。图为新华东路岳口俯瞰。
    00-00
  • 台湾路府口街3---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图为漳州台湾路府口街
    00-00
  • 华安土楼牌匾钟表---
     华安土楼是闽南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68幢,华安土楼有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和齐云楼等土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图为华安土楼牌匾钟表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迎亲》---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迎亲》
    00-00
  • 漳州拓片及其它2---
     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拓片能够让后人感受历史与艺术碰撞之美。图为拓片前期工作用毛刷清洁好待拓的碑或版。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49---
     该剧再现了2000多年前秦末汉初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场分裂与统一的大决战。图为剧组拍摄《秦汉英杰》攻城剧情场景。
    00-00
  • 木偶头的造型装饰9---
     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图为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认真的做着木偶头的造型装饰。
    00-00
  • 木偶手绣服装37---
     漳州传统的布袋木偶服饰,构成了漳州木偶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继承了“漳绣”的优良传统,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而成,既是华丽的戏服,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