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家巷(往西)---
     徐巷是由两座大厝之间形成的小巷,因为它属于徐家宅第便称之为徐巷。徐巷建筑群是街道里唯一一片清代民居建筑,图为徐家巷
    00-00
  • 南山寺山门---
     山门匾额“南山寺”三字,为明末乡贤、学者、名宦黄道周所书,是南山寺重要文物。匾额由书法家虞愚书。图为南山寺山门
    00-00
  • “番楼”西北侧面---
     从外观看洋气十足,与绝大多数“番仔楼”的格局一样,其内部是传统的砖木结构,内饰除一层大厅地板铺从海外进口的花砖,走廊及楼上都是粘土窑砖砖墁。图为“番楼”西北侧面
    00-00
  • 比干庙振成番楼“无可救药”---
     此图是一个在建设中的工地,旁边是比干庙和振成巷番楼。周围都是新建起的高楼,也不知道这两处古迹还能存留多久。图为比干庙。振成番楼“无可救药”
    00-00
  • 第四辑53---
     上图为三位女子的合照,地点不明,时间不明;下图为一群人站在江边的合影,时间不明,地点不明。
    00-00
  • 第九辑09---
     上图是1962年2月,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到诏安县太平公社视察,对太平开发万宝山,改变贫困面貌,初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大加赞赏,称赞这是“一种可贵的革命作风”号召全省要“大兴太平之风”图为叶飞(左一)视察太平万宝山。下图是1960年2月,中侨委副主任方方(左二)黄长水(左四)视察常山农场。
    00-00
  • 第十三辑30---
     此图为冯水国先生收集整理后的老照片,上下两图都是在欢迎下乡知青。
    00-00
  • 第十七辑53---
     百里弦歌,位于漳州师院北围墙(原县署与县学之间),现成小胡同,原应为县前横街。明代初年,有“司牧”坊立于龙溪县衙署门前,嘉靖十年,知县俞琏撤司牧坊,改立两坊。东坊名“一方民社”,西坊名“百里弦歌”。
    00-00
  • 第二十二辑40---
     上图是漳浦初级中学第十九届毕业生留影纪念 1952年6月。下图是漳浦一中五七年度学生会全体委员留影 1958年。
    00-00
  • 第二十六辑32---
     冯水国,福建漳州人。冯老喜欢收集整理漳州文史书籍、历史照片、地图等,先后被评为芗城区“藏书之家”、“书香之家”等称号。图为冯水国收藏的全家福老照片
    00-00
  • 仙人1---
     汉钟离的法宝是芭焦叶,此浮雕应该是八仙过海中的汉钟离仙人。脚踩的不是祥云就是瑞兽,但石柱上的10尊仙人浮雕,脚踩的却是螃蟹和乌贼等生物,图为仙人
    00-00
  • 庙前的这一小块宝地,蚊虫绝迹---
     照莲岩洞门前的那一小块平台,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据说就是这一小块地方,蚊虫从来不敢停留,也因此在这里没有人被蚊虫咬过。而只要是走出这片平台,几米之外,就没有这现象,实在令人无法解释。图为庙前的这一小块宝地,蚊虫绝迹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