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靖 老街-“山城--中山路”006---
     这条老街里还住着人,街道上方的电线就像是蜘蛛网一样的在上方乱七八糟的,路上还有人骑着摩托车,路边也停放着摩托车。图为南靖老街中山路
    00-00
  • 大学甲蔡竹禅故居39---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宅落前有天院,后有花园,东厢东侧增建炮楼、平房等附属建筑。图为蔡竹禅故居里的小门
    00-00
  • 漳州府衙旧迹-戒亭 (2)---
     中山公园原为漳州府治旧址,民国元年,改为龙溪县署。1919年,援闽粤军开辟闽南护法区,改龙溪县署为漳州第一公园。图为中山公园戒亭
    00-00
  • 兵营门厅---
     漳浦县佛昙镇轧内村,在狮子山东麓,一座古兵营遗址屹立在山林间。整座古兵营遗址占地面积达到十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图为古兵营门厅
    00-00
  • 二宜楼-祖厅梁画 前左---
     二宜楼内保存完好的晚清到民国时期的壁画226幅、228幅彩绘,被誉为“中国南方壁画博物馆”,二宜楼的祖厅有许多副精美的彩绘壁画。图为祖厅梁画
    00-00
  • 上海知青下乡合影(从左到右)前排:薛以怀、杨靖、葛玉佩、刘绍华; 后排:陈熊、左长彬、崔霖---
     上海知青下乡合影(从左到右)前排:薛以怀、杨靖、葛玉佩、刘绍华; 后排:陈熊、左长彬、崔霖
    00-00
  • 李公馆拆建003---
     李公馆位于新华西路东段,因常常作为达官贵人旅漳州时的行馆或接待场所而名噪一时。20世纪50年代初,曾一度作为漳州中国旅行社,接待海外人士。图为拆建中的李公馆。
    00-00
  • 民兵在日常操练---
     20世纪六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和民兵训练,为贯彻毛主席提出“搞好群众武装建设,实现全民皆兵”的指示,民兵建设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00-00
  • 尚书探花坊2---
     尚书探花坊是一座双门顶石坊,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正楼匾额两面分别刻楷体巨字“尚书”、“探花”图为尚书探花坊
    00-00
  • 霞窝北侧石壁诗刻,未署名---
     摩崖石刻上的唐诗,不仅是唐诗文本的原生状态,更重要的是蕴涵着超越文本的意义。它是唐诗与地理的融会,渗透了唐代诗人的生命体验,凝定了诗路文化的部分轨迹,构成了一部石刻上的唐诗史。
    00-00
  • 官塘保障亭横坊上“官塘保障”铭文---
     漳浦佛昙官塘保障亭横枋下刻有“奉旨督运陕西宁夏镇粮储前奉诏纂修南京左右实录中书舍人辑侯赵先生功全梓里颂义碑”等字。
    00-00
  • 民国时期,延安南路路面为石砖路和沙泥路---
     民国时期,延安南路路面为石砖路和沙泥路。1952年,政府出资13.8万元,将延安南路路面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这是漳州城第一条水泥路。图为延安南路水泥路面街景。 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