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邺山讲堂(蕉叶)---
     黄道周殉国后,邺山讲堂亦日趋荒废,今尚有摩崖石刻多处。此外尚有黄可润题刻的“得珠”、“冠峰”、“蕉叶”等处。图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和“蕉叶”石刻的合影。
    00-00
  • 组织学习---
     20世纪六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和民兵训练,为贯彻毛主席提出“搞好群众武装建设,实现全民皆兵”的指示,民兵建设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图为女民兵组织学习
    00-00
  • 尚书探花坊上的镂雕1---
     匾额上石刻的人物浮雕,都十分精致、精美,不少是镂空之作,在蓝天的衬托中显得清晰而生动。图为尚书探花坊上的镂雕
    00-00
  • 清江苏长洲人进士巡海汀漳道刘灿诗刻,在单德谟题刻左侧---
     根据清光绪版《漳州府志》载:“在邺侯山,明詹事黄道周讲学于此。后圮。国朝乾隆十四年,汀漳龙道单德谟重建。邺山讲堂经历朝代更替的战火摧残和数百年风雨的侵袭早已荡然无存,唯有那些峭壁上文人雅士所题写的摩崖石刻依旧挺立在邺侯山上。
    00-00
  • 官塘保障亭石碑现移至赵家城---
     漳浦佛昙官塘保障亭中原置的记赵义率众抗倭石碑,现已移至赵家堡。
    00-00
  • 建国初马坪街普选宣传队---
     在建国之初,普选宣传队在马坪街组织了普选宣传活动,为民众科普选举,介绍选举人等。图为建国初马坪街普选宣传队。
    00-00
  • 摄于郑子瑜教授在接受复旦大学聘请为名誉顾问教授仪式上---
     郑子瑜教授(左二)于1986年夏,亲至上海,接受复旦大学聘请为名誉顾问教授,在仪式上摄。中坐者为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
    00-00
  • 蔡松苍老人正面照---
     妙智法师原名蔡松苍,生卒年为1888年—2003年,祖籍福州,二十世纪30年代末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图为蔡松苍老人正面照。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收菇》---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收菇》
    00-00
  • 九龙江夜景06---
     夜晚,行走在战备大桥上,看着人来车往川流不息;桥下,九龙江水静静流淌;桥旁矗立着一座八角形三层楼阁,彷如静守小城变迁、坐看人间变幻的“城市守卫”,这就是“八卦楼”。图为九龙江夜景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05---
     《秦汉英杰》百集动画片以张良为第一主人公,以统一为主题,每一集故事独立成篇,讲述一个成语的前因后果。图为剧组人员控制木偶拍摄的场景。
    00-00
  • 漳绣作品 009---
     漳绣即漳州刺绣,起源于明代,与漳纱、漳绒同为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图为一名黑衣女子正用“漳绣”针法认真的完成一幅漳绣作品。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