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龙江夜景03---
     夜幕降临,暑气被清风吹散,漳州的夜生活也拉开了序幕。在九龙江边泡着茶,吃着夜宵,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图为九龙江夜景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02---
     《秦汉英杰》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主持出品,由漳州木偶剧团负责制作和表演的百集偶形动漫电视剧。图为剧组工作人员在指导拍摄。
    00-00
  • 漳绣作品 006---
     漳绣即漳州刺绣,起源于明代,与漳纱、漳绒同为漳州织造史上著名的三大工艺。图为一名黑衣女子正用“漳绣”针法认真的完成一幅漳绣作品。
    00-00
  • 布袋木偶形象1---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为“掌中戏“,这是因为布袋木偶在表演时要用手掌来做木偶的躯干、其他部位也要靠手来操纵。图为栩栩如生的布袋木偶形象。
    00-00
  • 木偶形象 编号:D31---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为“掌中戏”,这是因为布袋木偶在表演时要用手掌来做木偶的躯干、其他部位也要靠手来操纵。图为木偶剧团里的木偶形像
    00-00
  • 九湖公社民间传统艺术大鼓凉伞会演---
     大鼓凉伞流传于福建漳州芗城、龙文、角美、龙海一带的地方传统舞蹈。它起源于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欢庆胜利时跳的一种群舞。图为九湖公社民间传统艺术大鼓凉伞会演
    00-00
  • 陈丕显题词《腾飞》---
     中顾委常委、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多次莅漳并下榻我馆。图为1989年12月20日为宾馆题词“腾飞”。
    00-00
  • 开辟苗圃培育树苗---
     1957年,谷文昌听说广东省电白县在海滩上种活了木麻黄,他派人前往参观学习,并抽调230多名干部群众组成采种队到外地采集木麻黄树种,开辟苗圃培育树苗。
    00-00
  • 民俗馆 纺纱机---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生活器具。图为传统纺织工具“纺纱机”。
    00-00
  • 货车适时抢运鲜蔗到糖厂---
     解放初期国家将漳龙漳嵩漳浮等公司的汽车和设备场地收归国营,车辆增加至货车30辆、客车20辆。图为货车适时抢运鲜蔗到糖厂。
    00-00
  • 老店牌(7)---
     “金葫芦”创立人庄有元,幼年随父母从惠安辗转来漳州谋生,在厦门牙科诊所当学徒学艺,学成之后就在府前街租店开始了他的齿科业务。并在店门口挂上了“金葫芦”的店铺商标。图为台湾路老店牌金葫芦齿科医院
    00-00
  • 彩绘浮雕壁画《南天门神龙》---
     殿堂墙壁绘有彩色“南天门神龙”浮雕,雕塑工艺精湛,色彩斑斓。这幅墙雕出自漳州“土水状元”李明月佳作。图为彩绘浮雕壁画《南天门神龙》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