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内院一角---
     左右护厝前狭长的石埕,草木茏葱,静谧的宅院荡漾着花香春色,几个种着荷花的大缸还刻有字画,甚为讲究。图为内院一角
    00-00
  • 现在的东门---
     福建漳州中山公园位于漳州市区延安路,占地近60亩(公园占地面积45336平方米),是国内最早的中山公园之一。现时公园建有喷水池﹑七星池﹑梅岗山﹑解放纪念碑﹑华表六角亭等建筑。图为中山公园现在的东门
    00-00
  • 古街所见(博爱道)---
     此图是博爱道的一条街区,有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对面是一些老建筑。街道上方的电线横在马路上方。图为古街所见(博爱道)
    00-00
  • 第三辑02---
     中山公园始建于1918年,初称“第一公园”,是援闽粤军入漳后将龙溪县署改建而成,1927年,北伐军东路军将其更名为“漳州中山公园”。自唐贞元二年(786年)至今,此地千余年来一直是漳州的州(路/府)署所在地,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故又有“紫阳古署”之称。图为中山公园正南门
    00-00
  • 第七辑37---
     上图为1956年11月龙溪专区首届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留影;下图为漳州市教育系统首次先进工作者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00-00
  • 第十一辑58---
     上图是厦门都马剧团五十年代在台湾演出的剧照。下图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南靖县抗建都马剧团剧照。
    00-00
  • 第十六辑11---
     上图是1999年11月13日,罗干同志视察“漳州110”。下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题词“张志民烈士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00-00
  • 第二十辑45---
     上图是1951年漳州洋老洲小巷的繁华景象。下图是漳州胜利西路与延安北路十字路口周边(原交警亭及旧华桥大厦已拆除),现已建起高楼大厦。
    00-00
  • 第二十五辑01---
     漳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摩崖石刻众多,其中以华安县汰溪中游两岸崖壁“仙字潭石刻”最为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文化符号最多、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摩崖石刻。图为25_页面_01
    00-00
  • 闽帮在直落亚逸设立爱同学校---
     爱同学校成立于1912年,1950年开始接收女生报读,多年来爱同学校的学生曾多次获颁总理书籍奖。图为1912年闽帮在直落亚逸设立爱同学校。
    00-00
  • 清莲亭---
     清莲亭,亭里有一石碑,记载着前住持比丘尼日清师释满筹的履历及当年为修建岩所做的贡献。图为清莲亭
    00-00
  • 圆柏--龙海市颜厝镇东珊村东珊社---
     这棵圆柏,柏科柏木属,属常绿乔木。估计树龄 500年,圆柏茎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圆柏产于中国,现分布中国广大山地。图为圆柏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