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楼浮雕1---
     丹霞书院地处漳城东南隅,面朝城墙与八卦楼,主要建筑有朱子祠、半月楼、魁楼(即魁星阁)、书舍。图为半月楼浮雕
    00-00
  • 湘桥村进士第石雕纹饰3---
     漳州市龙文区湘桥村是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年来,湘桥村人才辈出,还有与名人息息相关的明清古建筑10余座,其中,历经数百年,保存较完好的有6座。图为湘桥村进士第门前的石雕纹饰
    00-00
  • 龙文郭坑篁卿村-云英庙_灰砖雕 (2)---
     云英大庙位于龙文区郭坑镇黄坑的篁卿村,在开漳圣王庙中,必定以李伯瑶、马仁作为配祀。诏安南诏镇北门边有李伯瑶祠,龙文郭坑镇篁卿村有云英庙,供奉李伯瑶神祇。图为云英大庙灰砖雕
    00-00
  • 田头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部分队员---
     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图为当年田头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部分队员,前为范燕卿,后从左到右为王爱卿、叶美美、庄丽娜
    00-00
  • 民风民俗图---
     谢伟忠来带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记录当地的民风民俗。图为谢伟忠拍摄一处祠堂的牌匾上刻着当地古代的民风民俗图。
    00-00
  • 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漳州印泥厂012---
     八宝印泥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用于印章,有“入水经火永不褪色”的特点,也是漳州历史悠久的特产。图为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漳州印泥厂时,工作人员向其讲解手中的印泥。
    00-00
  • 谷文昌精神进课堂---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将谷文昌生平及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内容,用谷文昌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学生,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切感和感染力。
    00-00
  • 1980年山道小景---
     这里石洞奇特,怪石嶙峋而且崖刻如林,每一处都引人入胜,是当地特有的地方特色,在小路旁边的青松翠柏也是郁郁苍苍,云洞岩有数不清的美景胜地,有仙岛、寒泉、仙人迹、一线天、千人洞、风动石、听泉崖、瑶台等景观。
    00-00
  • 华安新圩范龙桥修桥碑记---
     华安新圩范龙桥中间凉亭内供桌左右各立有1石碑,分别为捐献碑和修桥记,皆为嘉庆八年(1803)所立。
    00-00
  • 府埕1---
     府埕两边各是一排二层高的骑楼,府埕长约50米,宽20多米,是当时漳州府里最宽敞的路,文武官员出入仪式均在这里举行。图为府埕。
    00-00
  • 林枢楼顺利封顶五---
     “林枢楼”,现漳州市图书馆所在,于1991年11月由台胞林枢先生捐资380万元人民币兴建,落成于1995年。图为林枢楼封顶图之五。
    00-00
  • 霞东公园规划总平面图---
     霞东山根据公园的规模和水系的改造而推设它将成为园中最高景观和新路对景,园中所有建筑以当地民居为依据同时又力求创新使公园的风格与之协调。。图为霞东公园规划总平面分析图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