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里香--诏安县梅洲乡梅山村七贤庵(4)---
     枝杆为褐色或黑褐色。树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黄灰色,略有光泽,当年生枝绿色,其横切面为钝三角形,底边近圆弧形。图为九里香
    00-00
  • 石码 (1)---
     如今的石码街保留了明清以来的市镇格局。以“解放”命名的东西南北四条干道集合于老城的中心,形成相互垂直的轴线。图为石马老街
    00-00
  • 蔡竹禅-家训---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宅落前有天院,后有花园,东厢东侧增建炮楼、平房等附属建筑。图为蔡竹禅故居里的家训“凡事凭良心做去”
    00-00
  • 半月楼浮雕2---
     丹霞书院地处漳城东南隅,面朝城墙与八卦楼,主要建筑有朱子祠、半月楼、魁楼(即魁星阁)、书舍。图为半月楼浮雕
    00-00
  • 湘桥村进士第石雕纹饰4---
     漳州市龙文区湘桥村是福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年来,湘桥村人才辈出,还有与名人息息相关的明清古建筑10余座,其中,历经数百年,保存较完好的有6座。图为湘桥村进士第门前的石雕纹饰
    00-00
  • 龙文郭坑篁卿村-云英庙_内景 (1)---
     龙文郭坑镇篁卿村的云英庙,供奉李伯瑶神祇,像这样李伯瑶的专庙,并不少见。还有众多的辅胜将军庙。图为云英大庙内景
    00-00
  • 当年田头七队的部分知青---
     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图为当年田头七队的部分知青
    00-00
  • 栩栩如生的木狮子---
     谢伟忠来带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记录当地的民风民俗。图为谢伟忠拍摄一处祠堂房梁上刻着栩栩如生的木狮子。
    00-00
  • 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漳州印泥厂013---
     八宝印泥冬不凝固,夏不吐油,用于印章,有“入水经火永不褪色”的特点,也是漳州历史悠久的特产。图为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漳州印泥厂时,工作人员向其讲解手中的印泥。
    00-00
  • 谷文昌精神进社区---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好新一轮学习活动,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自觉将谷文昌精神作为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价值标杆,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广大党员对照学的良好氛围。从谷文昌同志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范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守入党初心。
    00-00
  • 1980年云洞岩万玉景色---
     漳州云洞岩位于漳州郊区,与漳州“蓝天开发区”紧紧相靠,这里与人们的居住区相距不下10公里,可是云洞岩的人流量依然与城里的景点不相上下。走过约1公里的大道,就来到云洞岩脚下,走进云洞岩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潭清教见底的湖水,湖水最深处不过3米。人们可在湖边尽情地嘻戏玩耍。云洞岩被誉为“闽南第一洞天”,爬上半山腰,就是“千人洞”。
    00-00
  • 长泰坂里孤星桥---
     长泰坂里孤星桥位于长泰县坂里乡铁丁口内无名小溪上,为长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古叉桥,是长泰县坂里乡与华安县沙建镇的交通要道,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70年)。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