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锥(红栲)--平和县国强乡延山村河头自然村(1)---
     位于平和县国强乡延山河头村、海拔500米处,别名红栲,壳斗科锥(栲)属,拉丁学名Castanopsis hystrix A. DC。图为红锥
    00-00
  • 漳南道巷5---
     二层砖木结构坡屋顶,保留相对完整,建筑立面有不少传统建筑元素,如二层露台的琉璃宝瓶栏杆,闽南红砖砌柱的立柱,凸显古色古韵。图为侧面拍摄
    00-00
  • 作品:老街夜色---
     这是南靖新华街片区的府视图,一眼看去都是屋顶,屋顶挨屋顶连成了一片,只看到一条巷子,巷子里在放鞭炮,鞭炮的浓烟飘向远处,像是白雾一样。图为南靖新华府视图
    00-00
  • 弘一法师馆---
     漳州弘一法师纪念馆位于市区丹霞路,该纪念馆是漳州市区的一处较为出名的休闲圣地。馆内立一尊弘一法师铜像,收藏若干法师当年的手迹、相片。
    00-00
  • 府埕出土碑-门楼碑残段4---
     府埕、文庙片历史街区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街区内的始兴北路俗称“府埕”,北面的中山公园是古代漳州府的府衙。图为府埕出土的门楼碑拓本
    00-00
  • 佛潭后许轧内村(17)---
     鉴湖轧内村拥有树龄700多年的古樟树群,其中夹杂着两棵古榕树。古树虽历经风雨,树干千沟万壑,长满了岁月的皱纹,却仍然老树勃发,枝繁叶茂。
    00-00
  • 铜陵关帝庙-太子亭---
     关帝庙的庙门,又叫太子亭。这是一个神奇的牌楼式建筑。它由石质的2门柱4斜柱和1横拱,承托千余件斗、拱、屐、梁、垫组成,纵横交错、承载力均匀,拱架上捧着座宫殿式楼亭。图为铜陵关帝庙太子亭
    00-00
  • 邦都割山大桥留影---
     毛主席发表“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指示,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图为知青们邦都割山大桥留影 摄于1993年
    00-00
  • 镇海角 旅游胜地2---
     镇海角是中国美的海角之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南部,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半岛,拥有壮丽的海景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图为镇海角第一滩度假村景观。
    00-00
  • 生产归来---
     1968年,漳州市几万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来到长泰县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图为女知青们生产归来
    00-00
  • 南园雨露奕世恩光坊2---
     南园雨露奕世恩光石碑坊: 在龙海角美 东美村南园。石 仿木结构,三门四柱,坊柱 顶端置青石圆雕石狮4只。图为南园雨露奕世恩光坊
    00-00
  • “易有太极”题刻,在先天洞内右侧石壁上---
     易有太极”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传》。《周易·系辞上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段话将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概念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体系。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