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六辑01---
     冯水国,福建漳州人。冯老喜欢收集整理漳州文史书籍、历史照片、地图等,先后被评为芗城区“藏书之家”、“书香之家”等称号。图为冯水国收藏的全家福老照片
    00-00
  • “巾帼义女陈怀玉”神像开光仪式---
     为弘扬陈元光精神,宣扬“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经甘寨村宗亲合议及有关部门批准,皇龙宫再塑陈怀玉金身,于2013年11月1日(农历九月二十八)举行开光仪式并居中入位。图为“巾帼义女陈怀玉”神像开光仪式
    00-00
  • 道德经---
     摩崖石刻是云洞岩最主要的看点,这山坡巨岩上就刻着老子的道德经。这是荆鸿先生用八百九十八个篆刻石章组成的,道德经是春秋时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图为道德经
    00-00
  • 半枫荷--平和县 芦溪镇新村村村边一半山坡(3)---
     是金缕梅科半枫荷属的常绿乔木。株高约17米,树皮灰色略有短柔毛;叶簇生于枝顶,不分裂的叶片卵状椭圆形,两侧的较纤细,叶柄较粗壮;短穗状雄花序组成总状,萼齿为针形;宿存萼齿比花柱短。图为半枫荷
    00-00
  • 漳南道巷2---
     漳南道巷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台湾路西段,明朝时期在此设立漳南道官署,是布政使司下派的分支机关。图为台湾路漳南道巷
    00-00
  • 南靖靖城三孔井---
     这三口水井呈三角形等距分布,左为鼓井,中为铙钹井,右为铜锣井。若用小石子分别投入三口水井会分别发出锣、铙钹、鼓等乐器声,让人大为惊叹。图为南靖三孔井
    00-00
  • 弘一法师梅园合影---
     李叔同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弘一法师。图为弘一法师在漳州梅园(摄于1938年)
    00-00
  • 府埕出土碑-门楼碑残段1---
     漳州明清古街区府埕片工地连续出土三通古石碑,其中的禁赌碑尤为令人关注。是时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丁为撰文。图为府埕出土的禁赌碑。图为禁赌碑拓本
    00-00
  • 佛潭后许轧内村(14)---
     鉴湖轧内村拥有树龄700多年的古樟树群,其中夹杂着两棵古榕树。古树虽历经风雨,树干千沟万壑,长满了岁月的皱纹,却仍然老树勃发,枝繁叶茂。
    00-00
  • 浦南诗朋-许天正墓---
     许天正墓。座落香洲拦马桥头(即今漳州浦南镇诗朋村)。坐乾向巽。墓碑书:“唐宣威将军封翊忠昭应侯开漳始祖云峰许先生墓”。
    00-00
  • 採水葫芦---
     毛主席发表“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指示,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图为知青们採水葫芦
    00-00
  • 镇海角 度假村---
     镇海角是中国美的海角之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南部,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半岛,拥有壮丽的海景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图为镇海角第一滩度假村的大门口。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