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22---
     《秦汉英杰》以成语典故为精彩内容,构成这段传奇的历史故事,以精美的画面传神地再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和现代魅力。图为剧组一名女工作人员控制木偶认真工作的场景。
    00-00
  • 漳州市木偶学会---
     漳州市木偶学会建立于2005年,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木偶社团。图为院团委·木偶学会在漳州师范学院贴出的“保护文化遗产,守望(共筑)精神家园。”的横幅。
    00-00
  • 木偶手绣服装10---
     漳州传统的布袋木偶服饰,构成了漳州木偶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继承了“漳绣”的优良传统,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而成,既是华丽的戏服,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00-00
  • 木偶剧演出片段1---
     漳州市木偶剧团建团50多年,多年来,剧团与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等合作共拍摄了200部(集)的影视作品。图为木偶剧演出片段
    00-00
  • 1949年12月闽南公学文艺宣传队街头演出---
     1949年12月,闽南公学文艺宣传队在街头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出。这次演出不仅展现了宣传队员们的出色表演水平,更是展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这支宣传队由一群热情洋溢的年轻人组成,他们通过文艺表演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成就。
    00-00
  • 邓子恢写给李德仁信件---
     1963年,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写给科岭乡坑下村老游击队员林德仁的信,1936年岩永靖靖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时,林德仁任游击队副队长。
    00-00
  • 龙文崎下桥---
     龙文步文崎下桥位于龙文区步文镇坂上村山头顶社。始建于元代,桥长50多米,宽2.4米,原有五个桥洞。“九十九湾”内河就从桥下蜿蜒而过。崎下桥的桥面都选用6米长、70公分厚的花岗岩石材四条并列铺设。
    00-00
  • 杨骚与家人合影---
     杨骚是20年代后期3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上非常活跃的一位诗人,被誉为"抗战诗星"“忠诚的爱国主义战士”。图为杨骚与家人合影
    00-00
  • 烧灰巷尾渔火点点---
     这张旧照拍摄于漳州南门溪的烧灰巷,劳作了一天的船户,在夜晚来临时,收船入湾,点起油灯,准备休息,河面渔火点点。
    00-00
  • 府埕 水泥雕(10)---
     “府埕”是原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府埕长约50米,宽20多米,是当时漳州府里最宽敞的路。图为府埕建筑上的水泥浮雕
    00-00
  • 芝山最高点:电视塔---
     该区以登高揽胜、文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由万寿亭、芝山文苑两个景点构成。万寿亭作为全园最高点,最宜登高揽胜,规划对其登山道及四周的绿化进行整改,保证其开阔的视野。图为芝山最高点:电视塔
    00-00
  • 香港路(北路口往南拍)---
     老街两边是典型的闽南骑楼式建筑,现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老字号牌匾。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路始终是漳州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图为香港路(北路口往南拍)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