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海颜厝莲浦经幢---
     龙海颜厝莲浦经幢位于龙海市颜厝镇颜厝村,又称“韩厝石塔”,俗称“尚书塔”。为漳州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十大发之一。该塔建于宋代,高4.25米,基座2米见方,为四方形状须弥座,系供佛石造经幢。经幢由基座、下身腰部、上身、塔顶等组成,下身为实心造,腰部为空心、上身实心,塔顶为仰式四莲瓣承托葫芦顶塔刹。图为龙海颜厝莲浦经幢全景。
    00-00
  • 位于田下巷的禹王庙---
     禹王庙又称夏禹庙,明代始建,曾数次重修,最近重修是在1995年。庙前殿祀夏禹大帝、配祀水仙尊王,后殿祀三宝佛。妈祖庙又称湄济宫,清初始建,清末重修,由拜亭和一进的单体建筑组成,前有府埕。两座庙均位于市区新华东路南侧的顶田霞巷片区内,两者相距80米。
    00-00
  • 老街-芳华南路俯瞰3---
     芳华横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与延安南路交汇,与始兴北路、芳华南路、芳华北路、漳南道巷相交,西与青年路交汇并与振成巷连接。图为芳华南路俯瞰图
    00-00
  • 石路牌坊03---
     漳州这段石路是最古老的老街,经过多年的洗礼,行人的足迹已经将它打磨得光滑而粗糙。石板路悠悠,老骑楼旧牌坊,都在诉说着古城1300年的历史。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端午节》---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端午节》
    00-00
  • 漳州拓片及其它9---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图为待拓的碑或版。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56---
     《秦汉英杰》剔除了传统木偶中动作夸张但程式固定的戏剧表演,表演动作更细腻、更人性化,实现难度也较大,对表演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图为剧组工作人员使用道具模拟战争中产生的浓烟。
    00-00
  • 献花活动4---
     2006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剧组人员和漳州市文化与出版局领导的献花活动。
    00-00
  • 广西黎平---
     1934年12月14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在黎平县潭溪击溃黔军周芳仁旅一个团(第七团)的阻击,以一个营占领了黎平县城。图为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县城后的景象。
    00-00
  • 委内瑞拉来访 008---
     漳州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傀儡戏剧种之一。图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参赞:维尔弗莱多·加利萨雷斯先生来访合影。
    00-00
  • 师生在礼堂前合影---
     1957年,该班高考录取率87.5%,居全省中学第四名,从此我校被列入省重点中学,图为师生在礼堂前合影 (龙海一中)
    00-00
  • 新华东路凤皋巷---
     漳州芗城,有条路,叫新华东路;有条巷,名为凤皋巷。原本路面石头铺垫,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排水排污不畅,给周边群众安全出行等,带来诸多不便。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