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馆 镰刀---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农用刀具。图为农具“镰刀”。
    00-00
  • 采茶的知青---
     这就是一代知青的风采,乐观,阳光,自然,是当时时代的真实写照 青春无悔的一代。图为采茶的知青
    00-00
  • 厦门路中段东闸口街景004---
     漳州古街从1976年后三十多年间,古城大量老街被拆除,厦门路是古城最重要的历史风貌老街,更蕴藏了太多的故事。图为1999年拍摄的厦门路中段东闸口街景。
    00-00
  • 备足优选谷种---
     一年之计在于春,高南君先生到漳州市龙海榜山、颜厝以及云霄东夏等几个产粮大队采风拍摄春耕照片,摄于20世纪60年代初。图为正在备足优选谷种
    00-00
  • 楚滇伟绩坊次间上的垂花门楼---
     正楼两侧是各为两层的边楼,各楼均设四根小柱支撑三面出檐的楼盖,柱间俱嵌有镂雕花板。图为楚滇伟绩坊次间上的垂花门楼
    00-00
  • “玉蕴含辉”榜书,曾士榖题,天启七年(1627) 在山北石亭附近---
     玉蕴含辉,如此典雅的用语彰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而雅;水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化的产生,也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人格精神,人格美德,甚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而道家哲学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提示语义理方正,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和承继。
    00-00
  • “塔兜庙”匾额1936年镌---
     龙海颜厝莲浦经幢位于龙海市颜厝镇颜厝村,又称“韩厝石塔”,俗称“尚书塔”。颜春德“塔兜庙”题字。匾额上面刻有:“颜厝前塔兜庙仲冬之月”等朱红字眼。图为“塔兜庙”匾额照片,
    00-00
  • 从新华东路与文化街叉口眺望东南方向街景---
     老街素称“东门金”,曾经何其繁盛,当铺、银庄、银楼、金箔店、布店延绵数里。老街东北段的牌坊、骑楼、民居、店铺并不寂寞,临街的飞檐、翘角、栅板和古雅的砖雕门楼 ,虽掩藏不了烟熏火燎和风雨侵蚀之迹,仍娓娓传递出浓郁的闽南建筑特色。图为从新华东路与文化街叉口眺望东南方向街景。
    00-00
  • 民式建筑---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图为漳州民式建筑
    00-00
  • 石路牌坊05---
     漳州这段石路是最古老的老街,经过多年的洗礼,行人的足迹已经将它打磨得光滑而粗糙。石板路悠悠,老骑楼旧牌坊,都在诉说着古城1300年的历史。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农忙》---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农忙》
    00-00
  • 漳州拓片及其它11---
     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政治部旧址(漳州市委团结楼)位于芗城区胜利西路芝山南麓,芝山红楼北侧。1932年4月20日,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东路军政治部设在此处。图为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政治部旧址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