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毅为《闽南红三团》题写书名---
     方毅,福建省厦门市人,我国对外经济战线,科技战线的杰出领导人,1993年4月6日原政协副主席方毅为《闽南红三团》一书出版题写书名
    00-00
  • 全民总动员的大造林运动迅速掀起---
     1959年12月,谷文昌代表县委提出绿化东山的目标:“抬头不见秃头山,低头不见飞沙滩,走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一场全民总动员的大造林运动迅速掀起。
    00-00
  • 民俗馆 石磨---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农用工具。图为石磨。通过脚踩木槌捶打打磨成粉。
    00-00
  • 荔乡姑娘齐上阵---
     这张旧照拍摄于六十年代,照片中的荔枝挂满了枝头,压的枝条都弯下了腰。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荔枝,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00-00
  • 老店牌(13)---
     台湾路的中段是古时最繁华的地方,徜徉在青石板路上,一个个老字号招牌不时映入眼帘。图为台湾路老店牌“泰漳刻处”的浮雕牌扁
    00-00
  • 姜公祠牌匾---
     三个烫金大字“姜公祠”牌匾挂在门上方,字的左边刻着几排小字“姜公古循良吏也明成化间守吾漳遗爱在民祠祀不替盖关五百年矣兹值重新敬书其额”。图为姜公祠牌匾
    00-00
  • 粟清宫(市府大院对面市医院一段)---
     《漳州水利志》记载:“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大风暴雨二天,南靖山洪暴发,水位急剧上涨,船场溪浮尸漂木,堤岸相继决口,漳州郡城入水,新旧两桥冲毁,南门旧桥待御巷和烧灰巷平房的水近中粱,楼房的楼板水深三尺,地处高水位的北廓顶也受淹。图为粟清宫(市府大院对面市医院一段)
    00-00
  • 丹霞路口看新行街(往西)---
     现在的新行街看上去已不见往日的样子了,已被改成了现代的样式。门上方的现代招牌和被改装过的门面。图为丹霞路口看新行街(往西)
    00-00
  • 第四辑10---
     上图为1948年威镇阁,下图为漳州标志景观威镇阁。漳州名胜古迹之一,八卦早期建于公元1572年,是把漳州古城城墙东南角楼改建而成的八角形三层木结构楼阁,题名“威镇阁”。
    00-00
  • 第八辑44---
     上图为进德女中校园内的校景;下图为漳州第三中学门前合影。
    00-00
  • 第十二辑45---
     此图为冯水国先生收集整理后的老照片,上图是一九六六年国庆。下图是国庆天安门留影。
    00-00
  • 第十七辑10---
     老照片能够记录下历史事件、风俗文化、社会变迁等重要信息,上图是漳州岳口小学(原东岳庙)门口,下图是新华东路岳顶与新东岳庙。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