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靖 老街-“山城--中山路”014---
     一眼看去巷道两边停放的都是摩托车,街上没有行人经过,这些摩托车应是那些店铺主人的车了。图为南靖老街中山路
    00-00
  • 大学甲蔡竹禅故居47---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宅落前有天院,后有花园,东厢东侧增建炮楼、平房等附属建筑。图为蔡竹禅故居里的房檐
    00-00
  • 陈炯明-公园碑记1---
     民国8年(1920年),粤军陈炯明于中山公园旧府署左侧古榕树下建“龙柱亭”,立“漳州公园记”碑,宣扬其“治漳政绩”。图为陈炯明所立的公园碑
    00-00
  • 佛潭后许轧内村(4)---
     轧内村位于漳浦县佛昙镇东南部,东边为台湾海峡三公里海滨沙滩,西边是灶山余脉松子岭延伸地带,南隔岩山、莲花山与赤湖镇半石村交界,北与后许村为邻。
    00-00
  • 白礁慈济宫俯瞰-睛---
     白礁慈济祖宫位于福建省漳州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为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世界第一慈济祖宫,保生大帝的最早古庙。图为睛天俯拍白礁慈济祖宫
    00-00
  • 前排中为方德辉---
     下乡知青,广义泛指下放到农村、掌握一定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图为前排中为方德辉 摄于1988年
    00-00
  • 木棉亭80年代2---
     木棉亭在福建龙海市九龙岭下,距漳州市区约十二公里,因位于木棉村而得名。图为八十年代的木棉亭附近景观。
    00-00
  • 女知青们也一起协助劳作---
     1968年,漳州市几万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一批批来到长泰县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图为女知青们在一起协助劳作
    00-00
  • 六代承恩坊1---
     六代承恩坊是为明朝洪氏祖孙六代官宦而立,该坊于民国八年(1919年)拆除,仅留南侧一小间。从现存石柱及构件看,该牌坊雄浑挺拔。图为六代承恩坊
    00-00
  • 鹤室中右侧石壁题刻,系《易·系辞上》第八章,无落款---
     云洞岩的每一处石刻都是一处景点。除此外还有许多由山上布满的嶙峋怪石所构成的无数幽深石洞和奇特的山石风光。特别是在南坡的陡峭山谷里,从上滚落的大大小小的石蛋型花岗岩,重重叠叠构成众多洞室,有狭小的石隙、有开敞的大洞厅,有山岩突兀、明暗相连、迷宫式的石洞。
    00-00
  • 诏安桥东临江亭亭门及楹联---
     诏安桥东临江亭亭门上有诏安儒士陈汶辉所题字的“临江亭”匾额,门两边的楹联刻着“临水饒佳景看驚濤拍案海鳥翔空自是隱士樂土,江山震晟銘仰謝聘乞休清潭垂釣張苗高風中朝”。
    00-00
  •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延安南路街景---
     在近400年的岁月里,这条老街都是漳州城的主干道。明清时期,这条街自北向南称作马坪街、断蛙池。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延安南路街景。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