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天鲤鱼(竖)---
     轧内“唐代行台”为陈元光在垂拱年间修建镇守东部的兵营,“行台院内有一个‘朝天鲤鱼’的石头景观,陈元光诗句‘朝天锦鲤鱼’描写的就是它。”
    00-00
  • 建设农场合影---
     毛主席号召广大学生上山下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农业发展,增加粮食收成,使中华民族早日摆脱饥荒。图为知青们在东山战斗纪念碑下面留影
    00-00
  • 敲锣打鼓迎接知青---
     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图为敲锣打鼓迎接知青
    00-00
  • 王作人1---
     王作人从小便每年随父亲到云洞岩参加漳州文人春秋祭祀朱文公的典礼,瞻仰历代题刻,聆听先贤故实,萌发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图为漳州文史名宿王作人先生与他的好友合影。
    00-00
  • 思想政治学习---
     20世纪六十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和民兵训练,为贯彻毛主席提出“搞好群众武装建设,实现全民皆兵”的指示,民兵建设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图为民兵们正围在一起讨论思想政治学习
    00-00
  • 尚书探花坊上的镂雕2---
     左右次间上中下三屏均为透空镂雕人物花板,其形态各异,面相慈祥,身着长衫,有坐有立。图为尚书探花坊上的镂雕
    00-00
  • 清乾隆元年武状元漳州镇总兵马负书诗刻,在顶岩左侧石壑---
     乾隆元年一甲浆主捉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累迁福建漳州镇总兵。在清乾隆元年间,还在担任武状元漳州镇总兵马负书,诗刻在顶岩左侧石壑,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00-00
  • 漳浦佛昙官塘保障亭石碑局部一---
     图为漳浦佛昙官塘保障亭石碑局部文字,上面刻有“遷官唐地”四字。
    00-00
  • 游街队伍行进在延安南路,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游街队伍行进在延安南路,大家敲锣打鼓,歌舞成群。旧照里骑楼建筑与“白铁修理小组”招牌宛然在目,和淳朴的喜庆气氛融为一体。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00-00
  • 郑子瑜于东京亚细亚文化会馆前留影---
     1986年10月10日,摄于东京亚细亚文化会馆前。郑子瑜六十年代初至东京早稻田大学任客座教授,七十年代末至大东文化大学任讲座教授,皆居住此馆。
    00-00
  • 妙智法师“世纪老人”荣誉牌匾1---
     妙智法师原名蔡松苍,祖籍福州,1996年住持于漳浦县乌石岩紫薇寺、兴教寺。图为蔡松苍老人正面照,老人后面摆放的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99年赠与的“世纪老人”荣誉牌匾。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卖菇》---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卖菇》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