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泰武安五里亭内“长泰县界”“北取县五里”石碑---
     五里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城武安镇珠坂村,去县五里而得名。由“官亭”与“观音亭”组成。图为长泰武安五里亭内石碑,上面刻有“長泰縣界”、北取縣伍里”
    00-00
  • 建国初期,中山西路(今新华西路)上的游行队伍,老街“曾朝记”招牌清晰可见---
     解放后群众组织队伍上中山西路游行庆祝,在这张老照片中,左边店铺的招牌十分清楚。图为建国初期,中山西路(今新华西路)上的游行队伍,老街“曾朝记”招牌清晰可见。
    00-00
  • 蕉海冻成焦海---
     漳州芗城天宝镇是盛产香蕉的地方,“天宝香蕉”因此命名,当地有“十里蕉香”的美称。林语堂纪念馆外,本来绿波荡漾,满目青翠的著名漳州香蕉海变成了这般惨状。图为:香蕉海受灾后变成焦海
    00-00
  • 南山宫壁画---
     南山宫木壁画共有21幅,每幅长0.8米、宽1.2米,画面清晰,色彩明丽,内涵丰富。有《八仙过海》《孔明献计》等,还有山水花鸟、吉祥如意等。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作品《量体裁衣》---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量体裁衣》
    00-00
  • 华安土楼18---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华安县土楼竣工,安溪县进士刘瑞紫题写楼名二宜楼。图为二宜楼内的供台,供品有猪头,香烛等等。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28---
     《秦汉英杰》是江苏省委宣传部主持出品,由漳州木偶剧团负责制作和表演的百集偶形动漫电视剧。图为剧组工作人员的合照。
    00-00
  • 栩栩如生的木偶头1---
     漳州木偶头在落刀之前,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所刻画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好恶,思考成熟才下刀,故其刀法有力,形神兼备。图为一名女子用手中的刀刻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偶头。
    00-00
  • 木偶手绣服装16---
     漳州传统的布袋木偶服饰,构成了漳州木偶造型的重要因素,它继承了“漳绣”的优良传统,用料考究,工艺复杂,一针一线纯手工制作而成,既是华丽的戏服,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00-00
  • 龙溪木偶剧团艺术改革的试验园地---
     1959年3月漳州南江和漳浦艺光合并成立了龙溪专区木偶剧团,集中了郑福来、杨胜、陈南田等优秀的布袋戏艺术家为骨干,并充实了龙溪专区艺校木偶科由杨胜、陈南田为教师培养的一批首届毕业的新生力量,作为进行艺术改革的试验园地。
    00-00
  • 游行宣传队伍在新华西路---
     游行宣传在新华西路,整条道路热闹的很,大家都高呼漳州解放了,高呼“毛主席万岁!通过举横幅、喊喇叭、发资料等形式,从村头至村尾,走家串户进行全覆盖游行宣传。
    00-00
  • 曾志题《漳浦人民革命史》---
     曾志题《漳浦人民革命史》“革命战争英烈留房,总结历史㕥史育人”九一年七月题。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