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剧演出片段4---
     漳州市木偶剧团建团50多年,多年来,剧团与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等合作共拍摄了200部(集)的影视作品。图为木偶剧演出片段
    00-00
  • 漳州人民庆祝漳州解放---
     1949年10月7日,这是一个令漳州人民永志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共和国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漳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终于获得了新生,解放了!
    00-00
  • 姬鹏飞为景区题字---
     1991年12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姬鹏飞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图为姬鹏飞视察三平风景区为景区题字。
    00-00
  • 重建后的龙文塔---
     新龙文塔于2000年在龙文区凤凰山落成,七层八角型,塔高39.9米,沿塔内楼梯,可上到7层,登高望远,九龙江在脚下缓缓流淌,两岸秀丽的风光倒映江水之中,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成为漳州东郊的一处名胜旅游区。
    00-00
  • 杨骚与家人合影---
     杨骚是20年代后期3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上非常活跃的一位诗人,被誉为"抗战诗星"“忠诚的爱国主义战士”。图为杨骚与家人合影
    00-00
  • 芗江微曦---
     这张旧照拍摄于芗江,当时天色微明,照片看上去比较暗,照片中隐约可以看到一些渔船,在飘在河中,那是早起的船户正在劳作,他们有的运货运粮,有的以捕鱼捞虾挖蚬换钱为生,也有的定期从石码运蚵或从谢溪头运沙石赚钱。
    00-00
  • 俯埕北---
     府埕两边各是一排二层高的骑楼,是护法时期创办的新式店面,用于接待来往客商及到访客人。图为府埕北
    00-00
  • 从文昌门拍新华西(2006.5)---
     从文昌门拍新华西,一条标准的现代化街道,高楼大厦,马路干净整齐,路上车水马龙,环境优美。马路两旁排列整齐的太阳能路灯。图为从文昌门拍新华西
    00-00
  • 青年路(中往北拍)---
     青年路以前不叫青年路,民国时期名大通中路、大通南路,解放后称青年路,之后又改名卫东路。现在还叫青年路。图为青年路(中往北拍)
    00-00
  • 施厝98号二进厅---
     施厝98号二进厅的一角也是摆满了花盆,种着各种植物。地上也是石头铺成的,石头缝隙里长出嫩绿的小草。图为施厝98号二进厅
    00-00
  • 第四辑27---
     民国27年(1938年)起,日本帝国主义者多次狂轰摧毁,中山桥处于不能通行状态;解放后经几次重建,中山桥恢复通行;文革时,中山桥改称“红卫兵桥";1980年,红卫兵桥恢复“中山桥”名称。
    00-00
  • 第八辑61---
     上图为龙师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课桌椅,下图为福建省龙溪师范普二十组甲班全体同学暨老师合影留念。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