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馆 大圆桶 搓衣板---
     漳州有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每一个藏品都珍藏着许多人对过去的种种回忆和幻想,其中包括许多传统生活用具。图为大圆桶、搓衣板。
    00-00
  • 犁田的女知青---
     这就是一代知青的风采,乐观,阳光,自然,是当时时代的真实写照 青春无悔的一代。图为犁田的女知青
    00-00
  • 文化名城 芝山院2---
     漳州古城,位于“海滨邹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图为漳州芝山院屋顶景观。
    00-00
  • 九龙公园喜迎客---
     “童年的九龙公园,记忆最深的就是夏天相约‘踩船’和赏荷。”对于老一辈的漳州人一定不陌生,以九龙公园云龙桥为起点,集中于九龙戏珠广场。采用塘栽、缸栽等形式,依托园林艺术手法,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荷花盛宴。
    00-00
  • 贞昭日月节縻冰霜坊1---
     石仿木结构。高4.6米,面阔4.2米。双柱单间三楼。匾额正面镌刻“贞昭日月”图为贞昭日月节縻冰霜坊
    00-00
  • “极乐世界”榜书,无款识,在先天洞口崖壁上---
     极乐世界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西天,安养净十,安养世界,安乐国,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头极乐净土,对此题刻诗人会觉得登上其山,仿佛如临西方的极乐世界一样。
    00-00
  • 芗城芝山湖内天宫井井沿---
     天宫井位于芗城区芝山镇湖内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俗称“湖内古井”,誉称“琥珀井”,井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重修,现井沿上勒有“宝庆丁亥重修”6字。图为天宫井井沿图片。
    00-00
  •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澄观道街景---
     防洪堤建成后一个月,1961年9月13日,又一次大洪水来袭,水位仅低于“六.九”特大洪水0.23米,这一次,防洪堤经受住了考验,洪水顺江奔流而过,堤岸上的人们激动得欢呼不已。杨金云回忆当时的场景,“人们高喊‘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许多人都激动得哭了。” 图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澄观道街景。
    00-00
  • 比干庙-斗拱1---
     漳州林氏宗祠其红瓦重檐歇山顶,粗大紧凑的梁架斗拱,上、下真昂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精致的镂雕木作,融早期南北派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古代家族建筑
    00-00
  • 仙字潭摩崖石刻相关11---
     仙字潭岩壁上散布着几组古怪苍老、似字又有别于传统观念上的文字,似画又过于抽象变形的文化符号,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懂。图为仙字潭摩崖石刻。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早期作品《雕刻者》---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雕刻者》
    00-00
  • 艺术家陈郑暄相关18---
     1980年陈郑煊从漳州市文化馆退休后,继续从事民间艺术创作,先后编著了《陈郑煊皮影艺术作品选》、《皮影戏杂谈》、《皮偶的制作》等书。图为陈郑煊老人正认真的阅读书籍。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