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诏安县官陂镇下官村庄内(3)---
     位于诏安县官陂镇下官村庄内的这棵荔枝,树高14.3米,平均树冠14.5米,地围7.52米,估测树龄300多年。图为荔枝
    00-00
  • 石码《打石街》---
     这条街不长,在街中央最显著的位置有一座小庙“宛南亭”庙宇虽小但很有特色。上有原南普陀寺方丈妙湛老和尚的手书。图为石码打石街
    00-00
  • 大学甲蔡竹禅故居-盘头---
     “蔡竹禅故居”位于漳州市中心芗城官园大学甲37号,宅落前有天院,后有花园,东厢东侧增建炮楼、平房等附属建筑。图为蔡竹禅故居里的建筑盘头
    00-00
  • 俯瞰---
     接官亭礼拜堂全名为漳州市基督教接官亭礼拜堂,原名为漳东堂会,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新华东路。图为礼拜堂俯瞰
    00-00
  • 大夫第官宅建筑---
     “大夫第”是这些古厝中修建的,也是最壮观宅第之一,占地近5亩,是典型的清代官宅建筑。“大夫第”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康熙年间进士黄金钟的故居。
    00-00
  • 龙文郭坑篁卿村-云英庙_楹联3 (1)---
     辅胜将军庙位于龙文区郭坑镇篁卿村的云英庙,供奉李伯瑶神祇,在开漳圣王庙中,必定以李伯瑶、马仁作为配祀。诏安南诏镇北门边有李伯瑶祠,龙文郭坑镇篁卿村有云英庙。图为云英大庙楹联
    00-00
  • 知青参加民兵训练---
     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之后,大量的城市知识青年大规模地离开城市。图为知青参加民兵训练
    00-00
  • 当地古代的民风民俗图2---
     谢伟忠来带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记录当地的民风民俗。图为谢伟忠拍摄一处祠堂的牌匾上刻着当地古代的民风民俗图。
    00-00
  • 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漳州印泥厂017---
     漳州八宝印泥是福建漳州传统的汉族工艺品,在古代属于贡品。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是闻名中外的“漳州三宝”之一。图为国务委员李铁映参观漳州印泥厂时,工作人员为其讲解。
    00-00
  • 水利功德碑---
     嘉庆年间,白石官港年久失修,港道淤滞,经常出现水灾。告老还乡的林魁,率乡人向代巡禀报此事,由知县鸠工重修。水利修善后,民感其德,为立功德碑。图为水利功德碑
    00-00
  • 明成化进士姜麟诗刻,在仙人迹旁---
     上华皂洞口村人。少从章趣游,曾与从弟芳及董遵讲明理学。天顺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员外郎。升四川按察司佥事。定马湖之乱,不烦一兵,人服其才。曾奉使贵州,特辽道至白沙,谒陈献章,称为“活孟子”。心胸宏阔,议论高古,以学问文章名。
    00-00
  • 东桥亭石梁桥---
     石梁桥,东西走向,长约8米,宽约5米。东桥原名名第桥,因建于唐元和十一年,适逢龙溪人周匡物中进士,系漳州建郡以来第一人,故称名第桥,明万历年间改名为东清桥,俗称东桥。西桥取名西清桥,又名得仙桥,俗称西桥。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