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筑堤之六---
     漳州几次洪灾让许多海堤被冲毁,在领导的带领下,人人都参与了筑堤劳动,筑堤堵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等方案。用一块块沙石、一袋袋沙土如火如荼的筑堤,建造起了防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洪堤。
    00-00
  • 陈文滔妻鲁氏贞节坊上的圣旨牌---
     上匾圣旨牌镌书“圣旨”两字。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望日立。”大额枋书“为故逸士陈文滔妻鲁氏立”图为陈文滔妻鲁氏贞节坊上的圣旨牌
    00-00
  • 1980年顶岩远眺---
     云洞岩跟汕头的礐石景区很类似,都是巨石山,山不高,但颇陡,有意思的是到山中腰有个千人洞很大,竟是在山石后的洞隙中往上,站在峰顶你可以远眺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无一不彰显出云洞山壁石的高大。
    00-00
  • 祥麟塔“朝阳”匾额---
     祥麟塔在诏安县梅岭乡腊洲山,腊洲山又名麒麟山,海拔92.5米,原是诏安宫口港东南海上小岛,名腊洲屿,后因河海冲积和筑堤围垦,遂与陆地连成一片。图为祥麟塔塔身雕的刻“朝阳”匾额。
    00-00
  •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龙溪师范学校校门---
     丹霞书院曾经先后毁于1794年的大水和1864年的兵乱。清末推行新政,书院没落后,新式学堂崛起。图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龙溪师范学校校门
    00-00
  • 香港路006---
     香港路,古称南市街,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区南部。明清时期的主要商业街,商贸云集,留有两座工艺精湛的明代石牌坊“尚书探花”和“三世宰贰”。
    00-00
  • 天宝洪坑5---
     西文宗祠坐落在天宝过塘村大塘南侧,属韩氏三房祖祠,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两进式,面阔三间,古色古香,宽敞明亮。
    00-00
  • 龙海民间绘画早期作品《花灯盛会》---
     龙海农民画继承中国传统民间绘画技法与审美习惯,以闽南农村劳动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种题材,十分生动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山乡风貌和生活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图为龙海绘画作品《花灯盛会》
    00-00
  • 艺术家陈郑暄相关1---
     20世纪世纪70年代,皮影戏在漳州和泉州失传,在厦门市也仅剩陈郑煊一位艺人。老人给自己设下目标,一定要找到闽南皮影戏的传人。图为陈郑煊老人在简陋的家中用放大镜看字的场景。
    00-00
  • 《秦汉英杰》拍摄剧照相关185---
     东方偶形动漫研发中心属于江苏东方偶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图为《秦汉英杰》剧组在东方偶形动漫研发中心拍摄。
    00-00
  • 漳州市木偶剧团展示柜相关7---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表演细腻、栩栩如生,是具有高超技艺、精美造型和独特风格的优秀传统剧种。图为漳州木偶艺术展示馆展厅部分展示柜。
    00-00
  • 乌江天险---
     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江界河渡口的军事行动,为红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及黔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为乌江天险景观。
    00-00